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外交部领事司官方微信消息,暑期来临,不少中国公民计划利用假期赴境外旅游观光。当前,海外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严峻,各类安全风险因素交织叠加。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提醒暑期出境的中国游客注意安全,增强安全文明健康出行意识,开开心心旅游,平平安安回家。
一、做好行前准备。关注中国领事服务网、“领事直通车”和驻外使领馆发布的安全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安全形势,避免前往高风险国家或正发生游行、骚乱的国家。稳妥选择出行线路和正规服务商,如跟团旅游,请选择信誉高、服务好的旅行社,积极考虑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尽量避免单人“自由行”,及时将旅游路线、规划及自身状况告知家人。
二、谨慎选择项目。游泳、浮潜、漂流等涉水活动及乘坐热气球等是不少海外旅游景点的热门项目,但安全风险较高,近年已发生多起中国游客因从事水上活动或乘坐热气球导致伤亡的事故。建议出境游客审慎评估旅游风险,参与相关活动时应严格按要求接受专业人员的培训和陪护。在天气恶劣、饮酒服药后或在身体状况欠佳时切勿贸然参与。切勿前往未开发、缺乏安全保障区域。
三、注意交通安全。暑期海外多国正值高温酷暑,有些国家恰逢雨季,易发生交通事故。请提前了解目的地国家气候状况、道路条件、行车习惯和交通规定,注意交通安全。乘车、驾车应系好安全带,骑行应佩戴头盔,在炎热条件下外出应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切勿夜间、长时间驾驶,雨天小心道路湿滑,尽量避免在山区等路况不佳地带行车。如乘坐旅游大巴时发现司机长时间疲劳驾驶、车速过快等情况,及时主动提醒。
四、妥善保管财物。旅游景区、商店、地铁站、火车站通常是盗抢和诈骗案件高发区,请提高警惕,切勿麻痹大意。外出时尽量不携带大额现金和贵重物品,全程妥善保管护照、身份证等重要身份证件并留存复印件和电子版备用。如不幸遭遇盗抢,努力保证人身安全,第一时间向当地警方报警。
五、文明守法出行。各国法规、习俗和宗教信仰不尽相同,海外旅途中注意依规守法、言行文明、衣着得体,树立中国公民良好形象。如与旅行社、航空公司等机构发生纠纷,理性维权,保留证据,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避免采取过激或不理智行为。
六、掌握应急电话。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求助并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或拨打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12308领保热线)+86-10-12308或+86-10-65612308寻求协助。 【编辑:于晓】
中新网银川7月19日电 (记者 杨迪)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暨新时代宁夏考古工作新闻发布会19日在宁夏银川举办。发布会上通报了新时代宁夏考古“成绩单”,记者注意到,多项宁夏考古研究成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水洞沟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今年是该遗址发现100周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亚洲旧石器考古联合会荣誉主席高星在发布会上介绍,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因其特殊的石器技术、不同时期的人群变化、复杂的环境演化背景,成为中国北方乃至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对解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东西方文化与人群交流以及农业起源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课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玉进介绍,8月10日至13日,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将在宁夏举办,届时,知名考古专家、学者将齐聚一堂,研讨交流旧石器时代及宁夏考古研究成果。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马强介绍,宁夏已相继开展了灵武水洞沟遗址、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盐池张家场汉代城址、贺兰山苏峪口西夏瓷窑址、固原开城安西王府元代遗址等考古发掘项目。
其中,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出土较多鸵鸟蛋皮装饰品和复杂纹饰鹿牙装饰品,反映了万年前古人类的审美和精巧的钻孔工艺技术;姚河塬遗址是西周分封的史籍失载的获国都邑城址,是具有连续性的周文化在西北地区拱卫周王室的桥头堡;张家场城址为研究秦汉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苏峪口磁窑址反映出两宋时期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实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马强表示,这些考古研究成果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刘欢】